新闻中心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正值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时期,我到哈尔滨林业机械厂科协工作。林机厂科协抓住时机,以创建科技工作人员之家活动带动科协工作全面进行。
林机厂科协把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科学技术人员办实事作为创建科技工作人员之家的切入点。那时公司发展较快,生产任务多,科学技术工作十分繁重。广大科学技术人员承担着许多重大生产项目和新产品攻关任务。但是,当时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较差,生活条件也很艰苦,尤其住房问题。许多科技骨干一家三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生活很不方便,家庭矛盾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造成科学技术人员工作情绪极不稳定,部分科学技术人员还产生了调离企业的想法。为了尽快消除住房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和科技人员队伍的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企业科协把帮助科学技术人员解决住房困难作为首要任务,对科学技术人员住房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与各管房、建房部门协调,争取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并收集了确凿的房源信息。经过科协们扎实有效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科学技术人员的住房问题终于有了着落。为科学技术人员单独分配住房,当时在全市也没有先例,《哈尔滨日报》曾经多次报道此消息,厂领导也对厂科协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林机厂科协在推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上付出的努力,为科协工作迎来了明媚的春天。“有事找科协”成为当时厂内科学技术人员中最流行的一句话。科协队伍空前壮大,在全厂800名科学技术人员当中,科协会员就有600余人,厂科协还下设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学组。科协的工作条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广大科协人员积极参加科协举办的论文评比、学术交流、培训讲座和科普报告会等,科协每年还要帮助工厂组织完成四五项重大“讲理想、比贡献”科技攻关项目。其中,水泥复合板等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级新产品项目奖励。厂科协还多次被市科协评为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之家和先进集体等称号。
科协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协人只有心中有科学技术人员,做到想科技人员之所想、急科学技术人员之所急,把为科学技术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协的工作才能得到科学技术人员的认可,才能不断提高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往事如烟,转眼之间我已在科协工作了25年,自己也年逾花甲,离开了战斗多年的岗位。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之际,科协工作又迎来了新的春天。作为科协一份子,我要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为科协的事业多献一份力量。